大山深处的家训
2021-05-31 11:03:57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 编辑:周媛 | 作者:​张雄文          浏览量:26325

       沿青石板山径攀爬崖壁,我走进了雪峰山深处兵书阁村的村寨。寨子很静,房屋一律是通廊式结构,由好几家合建而成,十几间屋子连成一排。灰褐色木板多已陈旧,却坚实而沉稳,透着与兵书阁相似的远古余韵。

一户敞开的大门前,早早迎出了一个憨厚而笑的汉子,友人介绍说他姓潘。老潘不善言辞,却笑得十分朴拙与真诚。他不停搓着双手,引我们上到宽敞的楼上,坐在了一张只遗原木本色的方桌前。山珍的异香从厨房一阵阵漫溢而出,如绵延不尽的蚕丝,舔舐着我们于山中辗转登临后寡淡而干瘪的肠胃。

我疑心素朴的山里人过于好客,用未曾尝过的违禁野味招待我们。于他们而言,山深林茂,麂子、猪獾、豹猫等都寻常可见,而他们又多是数百年家传的神猎手,靠山吃山似乎也应该是日常功课。菜品陆续端上时,却仅是腊肉炒冬笋、青椒炒肉、清炒白菜与红烧鲫鱼而已。

老潘进进出出,帮家人忙着厨房的活,没陪我们上桌,只将一迭声的道歉伴着菜肴芬芳留在了方桌上:“山里没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几样自产的家常菜。”他不知道,这等家常菜,在山外如今已是难得的珍馐了。我与老潘敷衍着搭腔,目光始终粘在热气蒸腾的碗碟上。一位平素温雅的女同行者眼放殊光,似乎比我还贪婪,嘴里早嚼着一片脆然作响的冬笋,连声说,好久不曾吃这等绿色环保的好菜了!大家轰然而笑,没有一个再做酸腐的斯文状。倏忽间,几盘菜蔬便在一桌人筷箸的急遽伸缩里风卷而尽。老潘笑道,还有,还有!厨房的油锅又咝咝作响起来。

友人也是兵书阁人,只是少年时读书走出了大山,又把家安在了城里,而今总想回来,却已没了他耕种的田地。他喝了几杯山泉酿制的水酒,话又渐渐多了,酡红了脸说,兵书阁人最讲待客之道,今天时间紧,客人又不很多,算是怠慢了,平素都要摆长桌设宴待客。

他娓娓说起了村里这种属至高礼节的“龙头宴”:将几张乃至十几张方桌拼成一条长龙,家家捧出最好的菜肴,以靠墙位子为上席,恭请客人先坐,两端则是寨中长老的座位,主人和陪客的村人与宾客隔桌相对。宴席一开,苗家妹子唱着山歌轮番劝酒,歌声婉转,菜香氤氲,酒杯交碰,闹热得紧。我默然静听,悠然神往,又无端想起“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桃花源场景。或许,当年的红军遇到的便是这一幕吧?

饭后,闲坐廊檐下,品着老潘妻子端过的苗家特产油茶,眺望门前荡过的几缕浮云,我倏然觉得自己做了山中神仙,也似乎管窥了兵书阁村人的慢生活:悠闲、绿色与好礼,有似古代餐霞饮露、翩然修道的深山道士。

冥想间,蓦地瞥见墙上贴着几条毛笔书写的家训:“一要好,敬奉堂上双亲老,孝顺好;二要好,耕种五谷须宜早,勤力好;三要好,教子读书无价宝,明礼好;四要好,堂前内外勤打扫,气色好;五要好,兄弟友爱真是宝,团结好;六要好,夫妻和顺无烦恼,一世好;七要好,邻里左右莫相吵,和睦好;八要好,房族有事要帮到,殷勤好;九要好,莫生事来莫告状,忍耐好;十要好,同锅做饭不相闹,和气好。”我一字一句默念,面容虔诚,久久沉吟着。

终于有空出来作陪的老潘见我面壁发呆,笑道:这是族谱上的家训,从嘉庆年间开始,传了快两百年了,村里人家家贴在墙上,便于时常提醒。

我瞬间又肃然起来。兵书阁人世居深山,勤耕五谷外,还不忘诵习先祖制定的家训,良好的家风也从未断绝,无怪乎寨子内外如此安谧而祥和,而友人年龄未到,早嚷着要告老还乡了。

这么想着,我又默念起家训来……


责编:周媛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