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正隆 “国之重器”是如何炼成的? ——株洲所迎来建所60华诞
2019-09-18 23:09:56          来源:株洲新区客户端 | 编辑:于芳 |          浏览量:2550

5月31日晚,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株洲所”)三代人和各界领导嘉宾欢聚一堂,共话往昔岁月、共谋未来发展、共享视觉盛宴,共同纪念美丽株洲所60华诞。

高铁是中国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跨越世纪的“甲子奋斗”孕育了今天的“高铁成就”。今天,我们走进中国动力谷,看株洲所蝶变传奇,探寻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技术从“跟跑”到“并跑”,进而在部分领域开始“领跑”的风雨历程。


艰辛创业、玉汝于成

5月23日,设计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炫酷科幻的形象瞬间惊艳世界。

在距离青岛3000公里外的中国动力谷,株洲所、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株机公司”)和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员工也倍感喜悦。因为青岛那列未来“超级高铁”,其驱动系统、电气系统、牵引供电、制动系统、运行控制等核心部件,都来自这里。

在株洲所超净电子设备生产车间,一眼望不到头的智能化生产装置,正在满负荷生产各种精密电子设备,“先进制造冲击波”扑面而来。据了解,全国各地川流不息奔驰的地铁、轻轨、动车和高铁,这些列车的很多核心部件都在这里制造。

株洲铁路产业的起步,可以上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田心厂”。而代表中国电力机车技术自主的株洲所,则成立于1959年。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介绍,那年6月5日,原铁道部决定依托原田心机车厂,成立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如今已是耄耋老人的株洲所资深专家柯以诺是上海人。柯老说,中国要建设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山区铁路,必须用环境适应能力和运输能力更强的电力机车取代蒸汽机车、内燃机车。60年前,他和几位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电力机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一起,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高校所在地出发奔赴株洲。

“一根扁担挑着简单的行李,辗转奔波进了‘田心’这个当时荒凉的小山坳。扎工棚、盖厂房、搞科研,不知不觉60年了!”柯老说,他和同学们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半个多世纪过后“株洲所”能够成为引领中国轨道交通高端装备的“芯”力量,也没有想到历经千难万险后,他们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刻上铁路历史的丰碑。

株洲所的老人们说,当年老科研大楼旁翠竹林中安放着一块小石碑,刻着现代杰出画家刘海粟先生书写的“沉香楼”三字。如今,石碑已不知所踪,但“株所人”的“沉香”精神,已融入中国铁路事业的血脉。

株洲所建所当年,恰逢“中苏交恶”。柯以诺说:“当时所里还有一位苏联专家现场指导,虽然他们传授的技术在当时不算先进且有很多缺陷,但在我们中方技术人员看来仍显得‘高深莫测’。这位苏联专家只带了我们一年,在中苏关系彻底决裂后他回国了,奉命带走了图纸等所有技术资料,留下我们这些尚‘不明就里’的中国徒弟。”

“外援”被釜底抽薪的株洲所,起步艰难。当时中国电力机车名义上已经问世,但停留在比较“生疏”的仿制阶段。由于设计、工艺等方面“先天不足”,初期一年只能产一台机车,而且故障不少,使用寿命也不长。跑宝鸡到秦岭90公里区间零担货运的列车,因为需要频繁停车、卸货、上货,单程耗时24小时。但就是这样“龟速、短途”的列车,最早期国产电力机车也只能做进口电力机车的“辅机”。

株洲所“元老”之一的电力机车牵引系统专家高培庆说,为了攻克电力机车一个关键部件故障不断的问题,他和几位同事跟车观察、记录和试验,一跟车就是几个月。一次,机车牵引系统突然起火爆燃,喷射而出的变压器油瞬间被引燃。千钧一发之际,高培庆抄起驾驶室唯一的一个灭火器按照操作规程打开阀门,不料灭火器也突发故障毫无动静。于是,高培庆奋力将灭火器扔进火堆。旋即“嘭”的一声巨响,灭火器被烧炸了,喷涌而出的灭火剂抑制了火势。大家见状赶紧脱下衣服扑灭余火,人、车才幸免于“炼狱之灾”。

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从一代代“株所人”身上可以看到,他们有一种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报国情怀,有一股“功成不必在我、不惧失败、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为了突破一项核心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带领攻关组,一年实验烧掉的电子元器件装了一卡车,但他们绝不放弃,直到研究成功;冯江华团队历时十多年或在实验室日夜加班,或在全国冒着风霜雨雪、高寒酷暑跟车添乘记录测试数据、观察新设备运行状态,终于攻克既有电网超高密度行车、电机振动噪声等高铁运行控制技术世界性难题……

在外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靠从国外买来一两个零部件,中国电力机车事业才实现突破……

柯以诺、高培庆以个人的亲身经历直言,这种说法纯属“八卦”。“电力机车是由数以万计零部件构成的复杂技术体系,岂能靠一两样东西就能轻易成功?”

高培庆说,从第一台电力机车问世到“韶山1型”电力机车正式定型、量产,中国第一代电力机车技术是在全世界对中国实行严密封锁的情况下,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摸索出来的。


改革图强、奋发进取

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中国电力机车技术,进步也越来越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高铁开始成为中国“铁路人”新的奋斗目标。1998年起,原铁道部发起联合研制时速200公里高速列车任务,以株机公司为龙头的株洲电力机车研发、制造集群承担了这一使命。

从确定目标到首列车问世,仅用时1年。1999年3月,时速200公里电动列车组“大白鲨”试制成功,被正式定型为DDJ1型。同年8月,“大白鲨”在广深铁路上线试验创造了223.2公里的瞬间时速纪录。同年9月27日,“大白鲨”在广深铁路载客试运营,成为我国第一列时速200公里的商业营运列车。业界普遍认同,“大白鲨”是我国第一代高速铁路电动车组,它的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真正跨入准高速铁路运输时代。

“大白鲨”投入运营后近3年里,在原铁道部的统一部署下,株洲先后诞生“蓝箭”“中原之星”“中华之星”三款动车组和“奥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电动车组技术发祥地”。

“有了自力更生研发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能力,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走出去、引进来,很多技术看一眼就能有所领悟,很多问题即使不看图纸也能很快搞明白。”柯以诺说。

亲身经历了株洲所半个多世纪风雨的高铁列车微机控制专家严云升说,将引进技术“中国化”,是中国电力机车成功关键之一。如严老所在的团队,就对“和谐号380A”型车“过分相区”供电自动恢复等工况,实施了20多种控制技术创新和改进,使国产车表现出了相比国外同类车型的明显优势。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我国从西方某国引进一型电力机车,结果上线营运接连发生故障。柯以诺奉命带着两名年轻助手查找原因,他们顶着严寒探查、取证、分析,准确无误地得出了结论,使外方在事实面前承认了设计缺陷,不仅同意以重新设计的新电机更换已使用的旧电机,还签署协议向中方赔偿3000多万美元。

“3000多万美元!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有业界人士回望那段历史,感慨中国高铁今日成就绝非起于“一张白纸”。由于我国在电力机车、动车、高铁列车方面积累了足够多自主经验,由此能在国际合作中有讨价还价的底气,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吸收先进技术并实现更强、更优的国产化。把引进当手段,把消化当目的,把创新当追求,中国铁路“引进消化再创新”创造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范例。

冯江华说,在“韶山系”电力机车年代,中国铁路科技队伍练就了“勇气、底气”,改革开放后又逐步增添了“胆气、豪气”。相比之下,世界上有的国家在此领域比中国起步更早、发展条件更好,但长期伸手“拿来”的结果,是至今还停留在“散件组装”水平。

株洲所作为国家第一批科技体制改革院所的试点单位,由专注“画图纸”,开始转型科技成果与产业化深度结合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几经沉浮,一批科技人员成功实现角色转变,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目前,株洲所年营收已超300亿元,旗下拥有海内外三家上市公司、多个海外技术研发中心,拥有2000多个发明专利,主持或参与制定了约70项国际标准。

与株洲所一墙之隔,株机公司受益于中国动力谷得天独厚的积淀和后天奋发努力,研发的包括永磁同步牵引电机在内的系列牵引电机和牵引变压器产品,一举解决了我国先进轨道装备“心脏”国产化问题。在推动高铁“动力革命”后,这家企业目前又在风力发电、海上船舶等高端领域持续发力。

株机公司厂区内一条长长的试验线路上,一列即将交付长沙的磁悬浮列车正在测试;城轨和出口列车总装车间内,销往国内多个城市和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城轨列车排成了壮观的“军阵”;气势恢宏的机车总装厂房中,正在生产被外界亲切地称呼为“绿巨人”的CR200J型“复兴号”列车……

在如今生产“绿巨人”的厂房里,文宣栏里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让记者的思绪回到1936年:粤汉铁路株洲至韶关段通车,株洲建厂修理进口蒸汽机车头。株机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记者身处的这座古老厂房,经历过侵华日军两次狂轰滥炸,重建、扩建、翻新,沿用至今,还保留着几行80年前从欧洲进口的钢柱。


创新引领、完美蝶变

如果把技术引进比喻为“输血”,那么自主创新则是实现“造血”。在中国高铁引进、消化、吸收这一发展历程中,株洲所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一条腿”坚持做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一条腿”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而永磁高铁便是代表之作。

“永磁技术代表着未来牵引方向,早在2003年,我们就组建了国内第一个永磁牵引系统研发团队。”冯江华说,2018年,第三代永磁高铁完成30万公里运营考核,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需求。

从直流到交流再到永磁系统,从“追赶”到“领跑”,中国速度世界瞩目。

全球首款智轨电车、全球首款智能驾驶新能源客车、智能抛磨机器人、PI膜、芳纶、SIC等尖端产品打破垄断……从核心部件到智能整车,从常规装备到国之重器,株洲所一系列新产品和创新科技正绽放出璀璨光华。进入新时代,株洲所立足轨道交通主业,利用行业核心技术进行相关领域产业化延伸,打造多元产业集群,株洲所的变革之路,旗帜鲜明的从“路内”向“路外”辐射,一场改变产业格局的“大戏”登台上演。

2006年,风电事业部成立,株洲所正式进军风电整机领域。2007年,时代电动成立,株洲所“整车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落地开花。多年后,种子长成树林,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形成了从材料、器件、电池、系统、整机的完整产业链能力。风电产业在经历严冬后回暖,2019年有望突破30亿元订单,形成了风电叶片、风电整机、智能运维、综合能源服务等多条产品线。

株洲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在新能源汽车、风电产业之外,陆续培育和开拓了光伏发电、工业变流、工程机械、船舶电驱、污水处理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提质优化,形成了“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良性循环。

同时,借助资本平台力量,株洲所将目光瞄准全球。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开展国际合作,进行前瞻产业布局,实现了优质创新资源的高效获取。截至目前,株洲所在境外企业已达12家,拥有4个海外研发中心,产业版图覆盖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收入从2011年的不到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80多亿元,国际化指数超过24%。

数据显示,2011年,株洲所年销售规模刚过100亿,到2018年,增长到了345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0%。“十三五”末,这一数据将攀升至500亿元,一个高科技、国际化的株洲所正在不断壮大。

如今,中国已经完全能够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建设全体系高铁,在高铁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稳居世界第一梯队。同一个地方,昔日只能修理进口蒸汽机车,如今能自主制造系列干线电力机车、新型“复兴号”、磁悬浮列车……中国动力谷“先进轨道产业集群”的沧桑之变,是中国先进制造“凤凰涅槃”的最佳注脚。

时代在变、地位在变、发展在变,但矢志科技强国的初心未变,禀赋交通强国的使命未变,产业报国的志向也未曾改变。这,便是株洲所人穷尽芳华,给出的甲子承诺。


责编:于芳

来源:株洲新区客户端

  下载APP